袁洁仪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16

调研随记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心态”(杭州站)-传播心理研究 别样的劳动节,不一样的心态2010年11月27、28日的“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学术研讨会,受展江老师之邀到杭州与会,受到与会同仁的启发,才真正开启了新媒体与社会心理研究之旅(阶段性思考写于拙著:《风险社会视阈下媒介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因为作为高校的一名与会者,我格外关注了业界同仁的取向和动态,《南都周刊》一名记者的演讲更是引发了我诸多的思考:作为“东明事件”中的签名请愿者,1441名底层民众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


调研随记丨“新媒体时代的社会心态”(杭州站)-传播心理研究



别样的劳动节,不一样的心态

2010年11月27、28日的“新世纪新闻舆论监督”学术研讨会,受展江老师之邀到杭州与会,受到与会同仁的启发,才真正开启了新媒体与社会心理研究之旅(阶段性思考写于拙著:《风险社会视阈下媒介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因为作为高校的一名与会者,我格外关注了业界同仁的取向和动态,《南都周刊》一名记者的演讲更是引发了我诸多的思考:作为“东明事件”中的签名请愿者,1441名底层民众究竟有着怎样的心理境况?是否如网络媒体所言已经到了起义的边缘?对于底层社会发生的东明事件,媒体和学者又该如何实现自己的关切(阶段性成果刊于《现代传播》2012年6期)?
事实上,和以往调研一样,在又一次踏上杭州之旅时,心中有着对于研究进路的笃定,或许是如赖特?米尔斯所说吧,“共同尺度的流行并不意味着其他类型的思考或理解问题的方式就不存在了”,以田野调研的方式进入这座“温柔”的城市因之赋予了更多的学术希冀:较之于欠发达城市,在新媒体时代该有着不一样的社会心态吧?
在火车上匆匆吃了口面包,到达预定住宿地点后,团队便开始了探寻之旅,从4月29日下午的新和嘉苑等居民小区,到第二天的盛中村、盛乐村、江寺公园,再到第三天第四天城市社区和大专院校的调研,4场头脑风暴,真的是有点不虚此行的感觉,尤其是和前四站进行对比,更是收获满满!
有几个小插曲还非常有趣,一是在高校调研时,据团队成员说,一位年轻的学生(博士毕业?)看到调研问卷后,愁眉紧锁(脑补的画面!!)地指着其中的纰漏说,就这一点足可以教训你一天的时间!另外一件是,由于外出调研,加之保姆阿姨放假,此次调研因此全家齐上阵,食人蛇鳄女儿、儿子也因之成了最小“调研员”!更有趣的是,在调研之余,为团队成员购置了很多图书,当长长的书单与人的身高等长时,团队成员说,把照片发出去,便是朋友圈中最好的炫富方式!言语中,似乎除却了调研的极度疲惫,多了丝丝获取感!这或许还真的是不一样的心态在起作用!
——5月5日写于深夜

图中从左往右:葛靖 邹月华 曹芝慧 孙苗
在毕业之际“千里远赴”外地进行实地调研,应该不是正常毕业生都能拥有的经历吧。随着火车飞驰奔向杭州东站,团队连续近10年实证调研又迈向了新征途,而我也再次跟随李老师和团队的步伐前往杭州,在这一步一问一丈量过程中,团队将实地调研转化为一种探究问题、求知学术、踏实写作的精神体现。从广东茂名PX事件实地调研,到南昌象湖燃气站田野调研,再到浙江杭州实证调查,始终不变唯有那份学术坚持之心与社会体察之情,一直激励着我们铭记赤忱初心!
四天的杭州调研,我们走访了杭州东站近郊明月嘉苑、新和嘉苑等社区,也探访了萧山区机场高速下盛中村、盛乐村等乡村,更在江寺公园、银泰城,浙大紫金港校区、西溪校区……流汗奔波于一张张问卷。白天顶着烈日忍受拒绝,试着多发一份问卷多做一次深度访谈;晚上抱持兴奋还要议题研讨分享体会思想碰撞。
一路走来我们不断去认知学术,认识社会,认清底层:我们看到了在城郊结合区被卷入市场化逻辑和城市化逻辑的社区变迁,信息媒介无形嵌入了市民的生活工作秩序中,他们在生活的压力和情感孤寂中只能借助“手机寻求心理安慰”;看到了一个由外来青年务工群体“填满”的现代乡村面貌,流动媒介即手机成为他们建立和维持各种关系网络的唯一渠道,他们的社会认知、情感结构以及行为习惯被深度媒介化;也看到了杭州市民媒介使用的百态情景,不可否认,在这经济发达信息开放的大城市,高收入高学历的上层群体拥有优渥生活条件和富足信息资本,能把信息媒介转化为信息权力、技术权力和话语权力,然而也有人被抛却于社会进步媒介发展之外,他们只能忍受在信息、技术、经济、文化及情感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弱感,成为被忽略在霓灯暗处的底层游民。
调研时我也一直在思考,以杭州为代表的二线城市到底带给底层民众何种“城市想象”?在盛乐村访谈时,我和一名来自安徽阜阳的打工青年交流了很久,他告诉我在杭州上班两年多,每天几乎就是过着上班、下班、玩手机的生活节奏,尽管西湖美景断桥画廊就在不远处,他并没有时间精力和文化品味去享受,似乎不如在网上感受的真切。信息技术范式对社会场景、经验、权力的格局产生的影响,往往就在对人们的城市感知、交往方式和行为框架的无意识转变中。
我想,这些亲身经历和脚步丈量下的感受,或许更能激发自己对社交媒体时代下的社会心态的认知,在媒介日趋成为人们一个外在“身体器官”时,它是否也在凸显对人们的价值认知、情感结构和社会心态的作用力。正如李老师所言,这种实地调研或许还略有不足之处,但通过长期坚持和不懈追求,我们可以不断完善和提升对方法体系、对学术问题,对社会现实的认知,试着去捕捉社会表象下的结构性问题,感悟、体悟和领悟一些为遗落在霓虹灯暗处的底层群体启蒙发声的渠道路径。

求学读研已近三年有余,一直在思考田野调查对于学术研究真正的意义。大部分人文社科的学术研究生只是坐在自习室翻阅着前人的“经验”,自以为能囊括和解释所遇见的所有问题,殊不知可能外面的世界已和前人的“智慧”脱节甚远。
新闻传播学无论是实务还是学术研究,都与社会学息息相关。无论是记者采访还是学者写作,任何的结论都不是靠主观臆想所得。一个问题你认为应当是这样,可通过实地走访,可能结果却是另一番模样。这就是我参加田野调研的最大感触,你不亲自接触、不亲自去深入大街小巷、不亲自与调研对象交流,你可能永远也做不出“真正”的学问,写不出“真实”的新闻。
2015年间我跟随导师参与过在北京的田野调研,其中的艰辛与难处依旧历历在目,一份份问卷的发放和一次次访谈的记录,都是一个个接近“真相”大门的金钥匙,尤其是当你穿梭于不同的群体之间,不同的文化经济水平、生活经历亦或是情绪状态都会让你感知到强烈的反差。也许,这些反差正是对“真问题”的解读最为关键的一环。而没有田野调研,这些反差也就更无从谈起。
本次杭州调研之行,也应该算是我本人研究生在读期间的最后一次学术调研,我和我的同门以及学弟学妹们在杭州的城乡结合部社区、郊区农村、市中心地段、浙江大学校园,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作为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他们对于新媒体的使用可以说是普及且精通的,甚至可以说是研究透彻的。而整个城市的社会心态也更加的功利化,民众的价值观更多的是以金钱为导向,尤其是高收入群体中更是如此,对于新媒体的关注度和使用度反而没有低收入群体来的频繁,对新媒体对自身的效用也持着保守的态度。
所以我在重新审视近年来被“神话”的新媒体,它的传播效果是不是也并非堪比“魔弹”般强劲,社交媒体对信息的传播是不是也只是停留在信息的浅层次交流上,也没有所谓的对人群更深层次的影响力。在高校高级知识分子的调研中,更是惊奇的发现社交媒体对于其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如果说高收入群体忙碌无暇关注,高级知识分子也对社交媒体附和式使用,那么社交媒体对于社会心态的影响力重点是落在了哪?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究竟起到了怎么样的作用?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在4月30日当晚跟随导师去书店买书,也算亲眼目睹了买书如买零食般“随意”的壮观景象。我在想,作为学术人,孜孜不倦对书本知识的渴求,从不怠慢的态度,可能就是导师带给我最大的影响吧。无论是学术人还是媒体人,对问题要有极致探索和追问,对事件要有实地体悟的决心。
或许,这些不光是我开头所说田野调研的意义所在,更应该作为自己漫长人生的信奉箴言。

我们的杭州站调研结束了,看着周座小伙伴们耷着脑袋睡的那么沉,望着高铁车窗外的初夏之景,一切都是刚刚好......
2005年,14岁的我第一次来到浙江,作为外来务工子女“暑期迁徙”队伍的一员,第一次在我内心埋下对这座城市的依恋。后来,无数次往返在江西-浙江两地之间,上演无数次相聚与离别的戏码。
2017年,第十一年后,和团队踏上杭州站的调研,抽离出另外的身份踏入杭州,以学术研究的视角去观察这座城市,去感受这座城市中人群的熙熙攘攘。
在杭州市萧山区的盛中村中,一排排豪华别墅整齐的坐落在村子马路的两边,院落中停放着显眼的豪车,原本以为此番情景下能偶遇到几位“高收入”群体的样本,但每一次叩开院落的大门时,要么家中无人(或许是因为假期都出去游玩了)要么开门的是其家中保姆,心里难免有些小失落。但就在我准备离开一户豪宅时,在旁边一个类似车库大小的房间里走出一位年轻的妈妈正给她孩子刷牙洗脸,于是我走上前询问,得知她是来自安徽来此地做服装的务工人员。在对她深度访谈的过程中,其话语行间总流露出对杭州这座城市的向往与认同,但偶尔的忧愁焦虑又不时显现--在谈到她女儿上即将上小学的事时,连声叹气,高昂的学费与户籍问题使她只能选择私立学校就读。此情此景,其实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熟悉。在问及她如何跟家中父母联系时,她很开心的摇了摇手中的智能手机说:“吶,开视频呀!”手机媒介搭建起其情感思念的桥梁,但另一面却又呵斥女儿:“不准玩手机!游戏不能玩!”媒介载体的快速更迭弥合了远距离的情感离线问题,但显然,在一定程度上她在“提防”手机媒介对她女儿的精神侵蚀问题,手机媒介成为她教育女儿的一项必修课。
在江寺公园的茶亭处对几位“老杭州人”进行深度访谈,在谈及与外地务工人员打交道的话题时,其优越感与自豪感溢于言表,阶层固化下的社会情感交流显然充满“问题”张力。然而在对当天下午在公园游玩的外地务工人员的访谈中,我感受到的,是他们对这座城市的无限向往与崇拜。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情感流动与情感分享到底出现了什么样的“隔阂层”,让二者的情感交流处于“对空”状态?或许其中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但是媒介的形塑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新诱因。
浙大校园“浙里吧书屋”中浓厚的学术氛围、西西弗书店雅静的阅读人群、定安苑小区好心的王大姐……杭州,带不走的,有太多……

你好,2017年5月。我想,这次的杭州之行我们十余人内心都带着一份复杂……我很相信缘分,也相信人以群分。从馅饼砸到我头上那天起,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了这个团队这群人,当然还有老师,我知足。人们常说知足常乐,最近我在思考这个‘足’的判断标准在哪里,我的答案是自得,第一,乐得其所,第二,自得其果。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码,我都尊重。杭州四天行,伴随着这个城市的繁华与陌生,充斥着假期氛围的城市让我们这行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被这些个无关东西打扰,一份一份问卷的发,一步一步的走,每个角落都不放过,我想我们留下了这样的记忆在杭州,多年后,能再回想起来这样独一无二的经历,也就只有我们这十余人了,这是专属我们的,脚底下的记忆。有些话不知道怎么说出口,如何才能表达的不动声色,返程时看着窗外的风景竟不自觉打湿了眼角,泪点笑点都低的我分不清楚眼泪的源来,不知道这会是我们这行人能聚在一起的第几次,我只知道真的不舍得。
从入学以来,跟着团队跟着李老师,我只知道一心的扎进学习的园子中,内心强大无数倍,好像我已经习惯了这样温暖的家的感觉,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督促,慢慢的感觉自己已经离不开。因为团队每一位成员的互相鼓励与坚持,因为李老师一遍遍的悉心教诲,我好像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了,虽然仍然不够好,可我觉得我在进步,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方面,我都在学习中,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吧。记得您一直说让我们的心放大一些,包容一些,这样的话在我无数次受委屈的时候伴随着我渡过,让我能抽离出小心思,有一个大格局,特别感恩有您的一直鞭策,不管为师还是为人,您的人格魅力就是当初我坚定不移跟着团队的初心,到现在我仍旧不敢忘记初心,并且不断坚定。如果得到了,那就是你的,努力去把握跟珍惜,如果不是你的,便不要强求,做好自己手边的事情就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次不行,那就继续准备,早晚机会能看到你。面对那些拒绝或者冷漠的面孔,我想我们都已经淡然了,因为什么事情都抵不过心的宽容。小时候特别喜欢虐到不行的结局,现在特别喜欢圆满的结局。所以尽力的选择性记忆一些美好的东西,一辈子那么短,我们去爱还来不及呢。越长大越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或许走着很多人不理解的路,做着很多人不理解的事,可自己知道没错,这就行了。在书店的时候无意间拍下一幕,年轻人或者说城市青年们坐在时尚的店里喝着咖啡举止优雅的聊着天看着书,透过玻璃门我看到了弯着腰在地上清理垃圾的清洁工人,这对我是个巨大的冲击,瞬时间我脑子里全是之前下农村的画面,我们走进村庄第一个感觉就是死一般的沉寂,静的只能听到狗叫声。当我在繁华的城市真真切切的看到这样对比非常鲜明的一幕,突然意识到自己研究的意义,我在想到底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群人存在,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总有一群人被时代甩在后面,此刻脑子里也全是访谈时那些村民们习惯性的无奈神情,这跟大城市市民的那种生活满意感简直是天壤之别,心酸困惑之余我知道这就是调研的力量,让人能够亲身体会到这种切肤的学术感,这样的情感抽离,是我与实地调研的一次对话,是于自己的一次反问与反思。
短短几天的时间我们走遍了很多的村庄、街道、小区以及高校,我们无暇顾及到身体的透支,坚持吃饭的时间研讨与头脑风暴,这样的日子几次调研下来,似乎已经成为习惯,当然焦虑感也依然伴随着每一次的研讨。有时候就在想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跟机会我又会是什么样的状态,对比之下,我很欣喜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跟锻炼,这跟身上的疲惫没关系,是心理一份壁垒的修砌,就是这样的一点一滴让我不断的成长与成熟,一次一次的抗打击与耐磨,一年时光,我想我学会了这样对压力的对抗式解读,面对挫折、压力与不足,学会转变,迎难而上。我觉得这就是团队的精神,我从中受益,就是这样一个坚持、团结、有爱的集体,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这也是我之前向往的经历,我喜欢这样的齐头并进与抱团取暖,我此刻觉得这样的爱足以支撑我们走下去以后的任何任何任何困难,再难的事,在毅力与坚持面前,我也能所向披靡。他们说,忍受住一段艰难困苦孤单寂寞学习的日子,以后的你便能笑对一切,这碗鸡汤我干了。

图中从左往右:范帆 张逸菲 王颖
我们的记忆里总会有些个闪闪发光的片段,或者浓墨重彩,或者本身充满意义,当很久以后不经意间的回首,我们会很快被记忆拉扯进当时的时空里,并且仍然心有澎湃。和团队的实地调研便是如此。
调研结束回来我随手打开邮箱,翻出了一封两年前的邮件,里面是茂名调研后写下的一些文字,当我看到七迳镇、油城六路、田头屋村这些坐标,我眼前立刻浮现出行走在茂名的画面,那时的我还在一年级,正在为手头的大论文绞尽脑汁,现在想来,很感激那个努力着的自己,没有让此刻的我心怀“当初怎么不努力些”的懊恼。
其实从头到尾,我只不过是跟着团队一直在践行着“坚持”二字,“脚底板下出学术”、“要带着问题意识去调研”、“要有自己的思考,不然走了多少路都是徒劳”,技术和网络如此发达的年代,我们还在用着最单纯的方式进行田野调查,不是不懂变通,而是对于脚踏实地的精神的一种笃信,用笨功夫去把调研问卷一份一份熬出来,不是为了自我感动而去虚张声势,而是源自内心的坚韧。在杭州东站附近的居民小区、城郊的盛中村,江寺公园、浙江大学……不厌其烦地和陌生人搭话,每完成一份问卷做完一个访谈,心里都会对对方的耐心和善意满怀感激,当然会有拒绝,但是早已风轻云淡。在杭州的三天多时间里,我们在调研路上不断探讨着各自的问题,在饭桌上开研讨会,虽然承受着身体的疲惫,但是想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些疲惫就都在难得闲暇时间里的欢声笑语中消失,这便是老师总挂在口头的“团队的力量”吧。
对实地调研的方法的坚持、对问题意识的思考的坚持、对学术信念的坚持、对努力和付出的坚持,在旁人的不解、拒绝甚至各种声音面前的坚持,这都是团队润物细无声般于我的影响。自己在研究生期间成长和进步,都是在团队文化的浸润和诸位的相互扶持下,经历着身体的疲累和思想的拔节之痛,一点一滴慢慢沉淀的。庆幸自己在这样的“学习生活共同体”里,和大家一起接受着淬练,不然自己早就投降了吧。
最后一次和团队出行调研,回程的路上,心里难免掠过丝丝伤感。和大家相处总是充实而又心安的,愿继续怀着这份赤子之心砥砺前行。前路漫长,和诸君共勉之。

每次调研之时便是最常熬夜到午夜的时候,常常告诉自己一些话,要是觉得双腿酸痛、眼皮打架的时候,就去看看自己曾写给自己的鸡汤吧:碌碌众生,恍然一梦,明明一无是处,却一身的臭毛病,所以,除了拼命地往前,无路可逃。每一站调研旅程的结束,就经历的越多、感受的越多,也愈发清楚地认识到,这世上,有些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乡村田野走过的路,大太阳底下的执着,读过的书、想过的问题,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师友。
杭州的短短旅程除了学理之外,到底教会我什么?
01 城市的温和让人柔软
29日中午下车触碰到杭州的一瞬,无数的记忆涌上心头:安静的西湖是否水光潋滟依旧,现代化的博物馆是否厚重依旧,雷峰塔的传说是否神秘依旧……而这一次我要从不同的视角去了解一个不一样的杭州,所以,一行十二人,浩浩荡荡地去到了萧山区的盛中村、杭州东站附近的城乡结合部、西湖区的繁华商街,但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这座城市的温和总是让人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在较为陌生的城市,有让你先行的车辆,有为你加油的游客,有搬椅让你歇脚的居民,有热心指路的行人,有恰逢遇见的老乡,原本畏难的心一下子柔软了下来,无形之中也在对比去过的那些城市,杭州的好感油然而生。正是如此,我看到了我所处的现实、我为人的缺点和未来的向往,也想慢慢地成为一座温和的城市里一个内心柔软的人。
02 比你聪明的人比你更努力
微风拂柳,与一墙之隔的喧嚣仿佛是两个世界,便是浙大留给我的感受;亦聪明,亦努力,亦向上,亦阳光,当然亦少有不屑,便是浙大学子留给我的印象。图书馆门前,坐满了看书的人;生活区的路上,和同学约着去实验室的人;有位好心帮忙填问卷的学生,我问他哪里人最多,他说在那栋灰色的楼里,因为那是实验室,满是自习的同学,要知道,那是五月一日、假期ing的时间!也是如此,我看到了我的狼狈、面对着我的不堪,如此优秀的人尚如此认真与向上,我们这些资质平庸之辈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奋斗、不去拼搏。
人生呐
处处锥心,方得真心
温和的城市,温和的人
希望下次再见不会太远……

在我的深度访谈里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情绪会让你在第一时间将其发到朋友圈中?我现在就有。刚从杭州回来的第二天,刚进教室门听到班里男生戏谑地问另一团队成员:“你们五一又去杭州调研了?玩的怎么样?没玩儿?我就不信你们老师没有带你们出去玩。”
我总想---这也是我们团员成员调研路上与各成员讨论的问题:我们背着装满问卷的被我们称之为“命根儿”的行囊,怀揣学术梦想用我们的脚一步一步地去丈量,为什么换来这么多的误读和调侃,难道偌大的校园,偌大的天地,竟真的容纳不下可供一群认知求知的人们一张安静的书桌了吗?
团队成员会在从一个调研地点前往另一个调研地的路上抽空聊一下除去学术问题之外,一些其他的调研杂感。从共青城到九江、再到新余、南昌、杭州,大家的心一点一点变得强大,初时被拒绝的失落逐渐被“坚持”、“包容”和“认真”的初心武装的愈发强大,我们在每一个成员失意的时候相互鼓励和安慰,真正体会“抱团取暖”的孤寂。是的,学术之路是孤独的,这句话给我的触感愈来愈深,不解和嘲笑我们已忍受的够多,可尽管这样,团队成员永远相互鼓励、彼此扶持。会有人像我们这群人一样,顶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小鸟叽喳唤起沉睡人们的早晨开始发放问卷吗?或者 有哪些人,可以在中午、晚间等饭的间隙热烈的讨论之前半天的调研感受吗?又或者还有谁,能够在结束一天的访谈后,再聚到一处头脑风暴直至深夜吗?有谁看到我们汗水浸透的衣衫?有谁看到我们哪怕等车的间隙都拿出小本子记录零碎的想法?有谁体会的了尽管说的口干舌燥但就是不敢多喝一口水,就是想避免找厕所的麻烦?有谁能做到秉承一颗谦卑的心面对不配合甚至口出恶言的人,就是为了多求一份样本量?还有谁,能体会的了深夜研讨后因为压力大,渴望思考出新的问题后失眠睡不着的焦灼?他们只能看到你发的朋友圈为了记录调研团队成员笑的灿烂的合影,脑补出我们每一次出行游山玩水的画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我们经历的一切,正在走的路,都无比正确的验证着这句话。我也无数次地劝慰我自己:正视你的初心,不要因为你控制不了的事情影响你自己,你想要取得成绩,获得进步,就要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委屈。但是,我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承认无所谓,每当碰到质疑团队成员的一个字都让我实在不能忍。我无法忘记每一位成员受的委屈吃的苦,这样的成绩不受人正视不说,无端的质疑简直是对我们努力二字的亵渎。这不禁让我想起寒山问拾得: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十年,你且看他。
共勉!


图中从左往右:赵莉 姚群 许高慧 雷少杰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团队一行12人开始了杭州的第三天调研。六点多的杭州城静谧、安详,冷暖相宜邓楚涵,用尽了每一寸春晖。调研的四天,我们趁着朝阳正好,开始了一次次的学术之旅,总是带着问题出发。
四天的调研,行程紧凑,我们走街窜巷、入门入户,每一份调研问卷都具有沉甸甸的分量。是的,田野调研总是如此,它是艰辛的、甚至是乏味的,但确又是实证研究的必然进路。可以说,团队每一个问题的提出与思考,都会在实地调研中得到证实或证伪,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一再对问题进行追问,深掘其中的真正意涵。因此,具有问题意识的田野调研不仅是对时下社会症结的审视,其还获得了实际情境,将每一个问题都还原到了最真实的社会场景中。理论结合现实的向度,这样的学问不仅仅接地气,还兼具视野。
杭州,一个极具现代化与高度媒介化的都市,其公众的媒介素养与感知究竟几何?就四天的主观感受来说,就其他城市而言,杭州市民确实具有更高的媒介接触率与使用率,他们有着相对成熟的媒介情感与逻辑。然而,很难说他们对媒介必然具有高度的感知。对于智能手机、社交软件,其依旧停留在工具性层面,他们游荡在信息与媒介之中,却很少对其做出反馈与思考,更深层次上说,他们认为网络社交并不具备传统交往行为的实质意义。网络上的点赞、评论、转发社交仅仅停留在表层,是一种浅交往。并且,艰险的生活已然使人们钝化了,人们很难腾出精力在去面对与生存无关的事物,就此来看,人们对媒介似乎是不必认真的,媒介的作用也就很难凸显出来。然而,媒介文化理论却一直在强调媒介的强大力量。两者似乎是矛盾的,但仔细思考,我认为,媒介的影响一直都在,并且日益渗透其中,为何公众并未感觉出来,或许这只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或许其影响本就如此。有意思的话题!
杭州调研就此结束了,本欲拾花煮酒,把盏横箫,荡遍西子,方不辜负此情此景,然而学术亦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调研的行程已经过半,团队成员的足迹也越走越远。这一站,我们的团队来到了素有天堂之称的浙江杭州。杭州是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但是在团队成员的心中却无心过问风景,抵达杭州火车站后,匆匆安顿好后,大家马不停蹄的开始了杭州的调研,我们走入当地居民小区。我常常想,调研的过程既是自己了解社会、体察人生百态的过程,也是不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有时候问卷中的某道题目,引起受访者的感同身受,在和受访者的访谈中,透过别人的话语,自己能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这次调研给予了我们了解一座城,感受一群人的机会。调研的过程中,有辛苦,但也收获一些温暖。杭州这座城总体给我的感觉是一座具有包容度的城市。人们常说,虽然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却可以走得更远。每次调研的间隙,团队成员都会分享彼此的调研和感受,在大家的头脑风暴中,激荡学术的火花。在杭州的调研,走过天晴走过雨,走过城市走过村,有些可以直击心灵的感悟,只有亲自的走一遭,自己才能有最切身的体会,在这种情况下生发出来的思悟才是最有温度的。

个人认为,一个人对“成长”的感知是比较迟钝的。“成长”的过程隐藏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察觉。只有随着各种事件的体验逐渐积累,才会在某一瞬间意识到你已经“成长”。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自我成长就是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从喧嚣浮躁中用对某一件事的专注和投入使自己安定下来,针对城市发展和媒介接触使用的差异,不断调整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
随着之前四站调研的结束,针对自己关注的核心问题通过阅读文献做了一些梳理、提炼和总结,在去杭州的前一天晚上也与团队进行了交流。我认为网络不仅可以作为信息流通的工具,还可以作为情感传播的媒介来使用,它在传播行为主体之间的情感的同时,也建构了一种不同于现实交往的网络交往模式。可是,在研讨后,我开始发现我对问题的思考是基于我的调研问卷和访谈得出的判断,带有自己分析问题的认知偏向,我开始对自己的思考有点慌,我意识到要在这次杭州调研过程中,寻找不同于之前假设的线索,与江西调研对比有什么新的启发。
在杭州调研过程中,我访谈了很多外来务工者,他们已经在城市里生活几年了,从外表看上去和本地人没什么区别,他们同样感受着这里生活的艰难,快节奏的生活使他们真的没有时间停下脚步为我们填一份问卷,即使是在江寺公园的石凳上休息,也不太愿意做这种费脑子的事。只有在公园门口等着有人想玩旱冰等娱乐游戏的大哥,看我捧着问卷请别人填写时不断被拒绝后,他指着我说:“过来过来,写什么东西,我来帮你写。”当时真的被拒绝得已经麻木了,那种突如其来的“温暖”让我被忽略的“委屈”瞬间涌上心头。我们在杭州调研的盛中村是一个城市化发展比较强的农村,这个村有很多年轻的外来务工者,在附近的厂里上班,租住在破旧的出租屋里,和旁边本地人盖的几层小楼形成鲜明对比。他们这样一群人感觉像是在大城市的边缘生活着,在夹缝中生存,乡村的两级分化使他们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状态,对待生活已经变得麻木,他们的媒介交往基本上是空白的,唯一能让他们露出一丝笑容和感觉开心的就是在游戏过程中和看综艺节目和电视剧的时候。我还访谈了几位浙大工科专业的老师和浙大的硕士及博士,他们对社交媒体交往的谨慎和对负面信息的主动隔离,让我开始思考确实有这样一群高学历高知识分子,在媒介化时代使用媒介和理解网络技术不一样的感知和经验。
人生中的“成长”是一生的功课,是必须努力走得更远但又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而调研中的“成长”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越来越知道,我们不仅要发掘现象背后的问题和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还要从自己已经固化的思维框架中抽离出来,针对不同地域、不同调研对象的情况来了解其他思考角度的方式。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我想也是一种“成长”吧。

来到高度媒介化、高度现代化的城市——杭州,我的所见所闻让我感触到:人最大的自由是内心的自由,哪怕丰衣足食,精神世界也可能一贫如洗;而即使深陷泥泞,精神还是可以遨游苍穹。
成长于本地、锦衣玉食长大的各种二代,在泛媒介化的今天可能往往走向的是价值迷茫。而来城市打工、蜗居在出租屋的农民工,则可以在手机媒介中汲取精神的养料,或是社会资讯或是国家大事,因为心灵是自由的,信息便是自由的。自由,亦或是媒介自由、信息自由,并不取决于你所处的社会阶层,你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甚至是你具有的文化程度。智能手机已经廉价到几乎所以人都可以拥有,而信息和新闻更是免费的,但是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信息,选择相信什么样的信息呢?你的精神世界是否因为饱食了媒介大餐后而获得了幸福感,亦或是获得了焦虑感呢?
从杭州东站到明月嘉苑,从明月嘉苑到萧山区盛中村,从盛中村到上城区定安苑,从定安苑到浙大紫金港校区,再从浙大紫金港校区到浙大西溪校区,我们穿越了人山人海,踏入了樵村渔浦,迈进了城市社区,亦走到了一流学府,不同空间的切换,不同场景的变更,我们采访的心情也大相径庭。这里的乡村失去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那种天然的质朴,这里的城市居民有着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自信和优越感,这里的莘莘学子似乎在学习的道路上心无旁骛,无暇顾及虚拟场域里的狂欢。与其说这里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不如说这座城市犹如一辆豪华的列车,在一条自由、延展的道路上稳步地前进着,不易受到外界的打扰。
其实,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我总是在想,还有多少人保持着以书信交往感情、以日记记载心情的习惯呢?一位小伙伴告诉我,至今她还保持着给自己的祖辈书信来往的习惯,大概一周会给在老家的老人寄过去一封信,我很愕然,当我问及为什么不直接打电话或者发微信时,她说,因为老人家听力不好了。是啊,老人家听力不好了,这和秋天的树叶会凋零一样,是大自然中不可逆转的规律……但是我们作为子或孙,能做什么?当科技裹挟着人类飞速跨越的今天,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

调研组全体成员在杭州东站合影

联系我们|传播心理研究微信ID:lichunleifirst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全文详见:https://bbs.p66p.cn/3049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