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洁仪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93

【60·大庆】中卫:擘画民政保障和民生改善新图景-中卫新闻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历史的意义,常常在回望与对照中更加明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60·大庆】中卫:擘画民政保障和民生改善新图景-中卫新闻网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历史的意义,常常在回望与对照中更加明晰。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保障民生,是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底线;改善民生,是目标,也是实现人民福祉的动态过程。60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宗旨,宋笠娜扎实践行“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职责,着力推进各项民生保障工作创新发展。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釜山行前传。如何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化为生动实践,中卫市委、市政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60年来,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卫县委政府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东环影城影讯,解决城乡群众衣、食、住、医等生活困难问题。上世纪50年代后期,社会救济款拨至乡,一部分用于解决贫困户生活问题,一部分投入合作社用于发展自救生产。2008年,为有效解决广大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就医难、看病难问题,我市建立了大病医疗救助制度,成立了中卫市大病医疗救助评审委员会,筹资300万元建立了大病医疗救助基金,对患有重特大疾病的困难群众按规定给予救助。
谈起大病医疗救助海兴天气预报,市民卢恩惠深有感触:“2016年,我母亲生病住院,花了50多万元草帽饼的做法,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一共报销了34.56万元,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以前有了病不敢去医院治疗,现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看病不再难。”
60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特困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其它专项制度为支撑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核对宦海风流,确保符合条件困难群体及时纳入保障范围。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临时救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城乡低保从无到有。2015年全市城乡低保参保人数达到12.8万人,发放救助金2.86亿元。率先在全国建立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困难群众重特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累计有10094名城乡重特大病患者得到救助,发放救助金9695.31万元,有效解决了特重大病困难患者“无钱看病”问题。
社会救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在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中,我市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出台,织密筑牢了民生兜底保障网。
60年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全县大办社会福利事业,公社、大队共计兴办养老院或敬老院22个,480名孤寡老人得以被收养,实行保吃、保穿、保教、保医、保葬,俗称“五保户”或“五保老人”。
1981年,中卫县政府投资新建了社会福利院,至1983年收养城镇孤寡老人、孤儿、智残成年人共46人,保障了社会孤老残幼人员生活。
1998年,全县新建和改扩建39个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逐步形成居委会有站点、镇乡有敬老院和有服务中心的社区老年服务设施网络。同时,坚持一手抓培养,一手抓管理,大力支持社会团体发展,社会团体和民非企业增加到210家。
……
60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建立。撤销了乡镇敬老院,先后建成中心敬老院14家,入住五保老人335名。2010年,完成了中卫市社会福利院综合项目工程,
包括中卫市儿童福利院、中卫市老年活动中心、沙坡头区第一中心敬老院和中卫市老年公寓陆续建设并投入使用金美伶。2011年,建成了中卫市救助管理站和中卫市流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有效解决了流浪乞讨人员食宿问题。
60年来,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
1980年吉克曲布,建成了中卫县社会福利工厂,城镇街道办陆续开办自行车修装、制镜等15个福利厂、组、店,先后安排残疾职工27人,优抚对象68名。
1984年开始,全县大力扶持发展残疾人事业,举办了聋哑儿童扫盲班,32名聋哑儿童参加了学习并因此获益,15名聋哑青壮年职工参加了文化知识培训。1986年,举办了全县首届伤残人运动会,49名残疾人参加了运动会。
2010年,我市出台了《中卫市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暂行办法》,建立了重度残疾人生活保障新机制,3122名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享受了该项保障。2009年,市政府出台了“老年人残疾人免费享受公共服务待遇”政策,全市老年人、残疾人从医疗卫生、旅游景点、公共设施、困难救助等16个方面得到了实惠。5774名80岁以上的城乡高龄老年人享受了高龄生活津贴待遇超轶主,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在了实处。
……
60年来,我市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形成。实施高龄津贴制度,截至2017年年底,向8100名80岁以上困难高龄老人发放津贴每月发放津贴250万元左右;建立孤儿养育制度,享受津贴儿童达1705名,其中机构供养的每月1049元、纯孤儿737元、散居孤儿531元。全市446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农村“三留守”关爱督导员,建设了50个儿童之家,至此,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全面建立。
一个个温馨的民生故事,一张张拉长的“民生清单”……在多彩的民生行动背后,折射出民生和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的生动实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方力量让中卫聚力前行。中卫,正以厚积薄发的姿态阔步向前,以民生为底色,书写美好生活的时代答卷。
▌来源:中卫市新闻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杨雪 姜江
▌编辑:张晗悦 审核:张继艳

觉得新闻不够看
识别下方二维码
下载云端中卫客户端 更多精彩等着你
全文详见:https://bbs.p66p.cn/2524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