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洁仪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199

【2018省民间艺术博览会采风作品展播】李素银|那片天空-鲁西诗人 2018省民间艺术博览会采风(散文)素心融融文/李素银那片天空(散文) 那片天空??


【2018省民间艺术博览会采风作品展播】李素银|那片天空-鲁西诗人

2018省民间艺术博览会采风
(散文)
素心融融


文/李素银
那片天空(散文)
那片天空——民间艺术大师李宝景和他的烙画
第一眼看到烙画时,我立刻有一种惊讶的感觉:动物的眼神里,瞳孔里的光泽在流动,毛发根根清晰、纤毫毕现;人物更是栩栩如生,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去接近、触摸;景物也是。那些画面都描绘得细致入微,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如同油画般的真实,又如工笔画般的细腻。很难相信,那竟是用烙铁烙出来的。适逢山东省民博盛会又在我市召开,我有幸见到了烙画大师李宝景,聆听了他与烙画的不解之缘。
李老师是六零后,早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后入室中国烙画大师、现代烙画创始人郝友友的门下。
民博会上,观赏和购买艺术品的人络绎不绝,李老师的烙画跟前也围满了人,他们啧啧称奇,流露出发自内心的惊叹,不时有人伸出大拇指,连连赞颂。
李老师高兴地向人们介绍他的烙画,语气中充满喜悦,那神情就像夸赞自己的孩子。他的眼神里,始终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与自豪,同时,也流露出他的执着和坚毅。
自从学习烙画,至今已经三十多年,说起他的烙画经历,并不感到辛苦,而是一脸的平静和淡然,那语气,就像讲述一段平平常常的故事。他说,他原来在家务农,那时候,每天晒得黑乎乎的,都看不见自己皮肤本来的模样;也做过服装设计师,还做过工人、领导。一开始他自学烙画,由于工作忙碌,并没有多少时间专,后来,他做了企业的领导,工作千头万绪,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认认真真地烙画,就更成了他的奢望,他只能在工作的空余时间,拿起自己的烙笔,匆匆忙忙画上一阵子,但终不能尽兴。他多么想有较多的时间,让自己尽情的烙画呀!渐渐的,这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更深切的感觉到,作为一个画者,画画才是他最愿意做的事情,无论如何,他都割舍不掉烙画在他心里的位置。他的内心里,动摇过,矛盾过,挣扎过。作为一个领导,他有自己的责任和岗位,但却始终放不下对烙画的执着,用烙画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去淋漓尽致地诉说和表达他的内心世界,表现他所热爱的事物,以及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用他自己的烙笔诠释发现美、体悟美、表现美,这成了他始终放不下的一个心事,也是他自己对心灵一次又一次的审视。
李老师给我讲起烙画的起源与发展,他讲得津津有味,饶有兴致。从他那里,我对烙画有了初步的认识。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是我国珍贵稀有的画种,是“中华一绝”。它产生于西汉时期,盛于东汉,后来由于连年灾荒战乱,曾一度失传,直到清朝光绪三年,才被河南南阳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经辗转,逐渐发展至今,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传说,赵星以常用的烙铁为笔,高温代墨,在木板,纸,布,葫芦等材质上烙绘成画。一开始的时候位面跑商,人们是用这种艺术方式在家具或家用木器上描绘图案作为装饰,或描绘自然风景,或描绘田间地头人们的劳动场面,是劳动人民智慧才能的体现,也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因为年代久远,所以,本身有一种沧桑的质感。
烙画工具并不陌生,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电烙铁,烙铁头扁平状,棱角分明,可以画出粗细不等的线条,利用这些线条组成一幅图案,从而巧妙自然的把绘画工艺同烙画艺术结合双喉结。
有一年,李老师出差济南,偶尔看见郝友友大师在济南举办画展,橱窗里的烙画震撼了他。他眼前一亮,顿感大师的烙画像摄影、像油画,那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他豁然开朗,他当即按画展上留下的联系方式给郝友友先生打了电话,并请求约见大师。大师如期而约,当时,他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烙画,请郝友友先生指导,郝友友先生感到非常震惊:他没想到,李宝景在没有名师指导的情况下,烙画技艺超越了传统烙画,无论从烙画的工艺水平,还是画面的构思,以及画面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思想性,都堪称上品。他决定收李宝景为徒,这让李老师分外惊喜,他没想到竟会被烙画大师认可和重视,并亲收为徒,心里的激动无以言表。临别时,李老师还花2000多块钱,买下了郝友友先生的一幅画,准备临摹大师的烙画,以提高自己的烙画技艺。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了功利,很少有人在意自己的兴趣是否能做得长远,更别提是否能传承和发展,而且流传下去。李老师自从见到郝友友先生,他意识到了自己责任的重大,总觉得有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自己肩上,他懂得,那是艺无止境,那是画者的担当。他潜心的向大师学习,并下定决心,不论付出多么大的代价,绝不放弃对烙画。
应该说,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都是不易的。自从李老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就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到烙画中去,这其中的甘苦辛酸,或许只有他自己懂得。从那时到现在,他已经坚持了数十年,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最终他让烙画绽放光彩,成为聊城民间艺术的一株奇葩,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每当夜晚,可以说,是李老师最陶醉的时候。他沉浸在烙画中,徜徉在他的烙画天地里,完全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寂寞。烙笔手上飞舞,烙铁与木板一经接触,就飘出淡淡的青烟,随着青烟的消散,一丝一缕,一分一寸,他似乎在用他的烙笔触摸着他烙画人物的肌肤,他怕伤害它们,一丝不苟,小心翼翼。一幅形象逼真的烙画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他的灵魂已附着在他面前的烙版上,那些烙板上的人物、动物,都像有了魂魄,一个个复活过来,纷纷围绕在他身边,翩翩起舞,他与它们对话,他们的目光互相触碰,甚至穿透到彼此的骨髓,这一刻,他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孤独。他觉得,他眼前的这些精灵,一个个都是天籁,都是柳暗花明,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候,最幸福的时候。
自然,烙画的过程是很辛苦的。他根据不同的题材,要在一张张普通的木板上,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烙画作品,用烧、燎的手法,表现出柔和的色彩、明暗的变化、深浅的过渡,并准确的把握烙笔的轻重缓急,深浅浓淡,火候和力度,画面必须线条流畅,凹凸有致,在灯光和自然光线下,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都显得无比形象,并呈现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尽善尽美视觉效果。而做到这些,画家必须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对美的认知、持续的训练等能力,从这点上来说,它与其他中国画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又有着它独特的艺术技巧:必须严格控温,把握其他各种手法,从这点上来说,它是中国画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所以,烙画可不是容易的事,必须落笔成形,否则就功亏一篑。因此,烙画家必须有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了完成高质量的烙画作品,李老师潜心钻研,刻苦学习,不断的临摹大家的作品,通过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学习烙画的用笔、设色、构图,画面结构的主次,素材的取舍,疏密线条的安排,虚实,结构布局的开合,空白对比,色彩的背景,它的装饰性,它的艺术性等等,当然,也包括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美的感受和认知的能力。经过努力,终于掌握了熟练的技巧和火候。在绘画实践中,他还把中、西画法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自己艺术特色的画风陆雨萱,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的烙画艺术作品。他的这些作品,利用国画的穿插,结合油画的透视、聚象、质感,既有中国的勾、勒、点手法,又有中国画丰富的层次和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既有传统的民族绘画风格,又有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并从水彩、水墨画中吸取营养,使之形成一整套成熟完善的现代烙画技法,改变了原始的工艺性,成为纯绘画艺术中的一种新形式,几经推陈出新,创作出了一幅幅生动精美的艺术作品。 虽然李老师的烙画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他说:艺无止境。自始至终他都在不断地探索,创新,改良,继承并发扬国内一些大师画作的优秀艺术特色,更快提高自己的烙画水平,让这个古老的画种焕发了光彩。李老师秉持:功到自然成,做什么都必须下功夫,而功夫就是时间,就是磨砺自己的过程。正因为此,他还如饥似渴地学习绘画理论,学习书法。他在书法上也下过极大的功夫,在线条的内涵和表现力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领悟,行笔运墨,苍劲浑厚、含蓄有力,再配上他精美的烙画,真是珠联璧合。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达到烙画的完美无缺。所以,他完全的置身于烙画的世界里了,那是一种激情澎湃的追求,也是外人所体会不到的一种执着和孤独。
烙画和其他任何画作一样,讲究“布势”——即:远观其势,近观其质。所谓“取舍有道,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开合张驰”。这些皆是烙画艺人的胸中丘壑。事实上,烙画的本质,也就是返璞归真,不忘初心。而做到这一点,又是多么的困难!他必须注重严格把握好温度,速度,和力度,而这三点又是烙画最难掌握的,可以说是三道难关。这就要求在烙画的时候,画家有非常精湛的技艺。除此之外,吸收和借鉴油画和国画的表现方法,烫烙,烤彩,特殊处理,有的还要着色,而着色的技术、难度也很大,他必须通过烙笔,把颜色渗入到木板内部,这样才会永不褪色,并达到色彩自然,古朴典雅,清新秀丽的效果,形成既有水墨画的气韵、油画的质感、水墨画的透明感这样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回味无穷的感觉。
看看李老师的那些烙画,全部充满人文内涵。村口的那块大青石上,写满村里人的故事;那斑驳的砖墙,刻着种田人的希冀;那沉默的电线杆子,架设着农民们遥远的愿望;院子里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靠在残墙断壁的一边,记录了农家院子里主人的征程;村子里那条老街,在黄昏中显得有些萧条;村头,瓦砾与荒草蔓延着,碎石子里面盛开的小花显示出生命的执着和顽强……这些题材,反映了李老师对故乡的情结:所有的过往不会就是终结,它是永远的印记,烙刻在他的心里。是的,他说:“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农村的画面,什么时候都忘不了,那里是自己的根”。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怀念,那是对故乡深深的依恋。他那褐色与白色交织的画面里,乡间,田野,草垛,悠闲的鸡群,儿时的老屋,粗糙的石磨、碾子,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毛茸茸的羊羔,记忆里的村庄,延伸到田野的小路,这些都是他创作的题材。他的烙笔下,有田园牧歌的安谧与和谐,也有悲凉沧桑的豪放与雄健,还有的透出壮士豪情、英雄气概,如那幅《英姿》:一匹骏马,正昂首奋蹄,准备驰骋千里,给人奋发向上的力量。而他自己何尝不是一匹骏马,他正奔腾在烙画的天空。每一种事物在他的烙笔下,都是那么的细腻逼真,让你有一种触手可及的感觉。它们不仅仅只是一幅作品,那是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他的作品,每一幅都堪称精品,让人叹为观止。而这源于他把自己的画风,融入到了当代的艺术语境,特别是善于接受中国画的艺术精神和人文气息,不仅具有意象塑造,诗意表现,情怀深思,更富于时代性和现代感,荡漾着一种现代的绵绵情思。
是啊,他之所以把故乡烙画的如此形象,一点都不是出于偶然。烙画,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和他的生命一样重要,一只烙笔,一块木板,一盏电灯,每日与它们相伴,只为造就心中的那片天地。他说:“我出生农民,一草一木都植根在我的血液中,我要着力从烙画中去表现农村特有的外部景观和精神内涵,这是我的精神情结”。他真的做到了,工作之余,他不是去休闲,不是去打麻将,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每天多长出几个小时,他好烙出更多更好的画来,每一幅画都从真实的生活中来,从乡村,树木,田野深处,大山,以及土地的芬芳中来,而这些画,不知道凝聚着他的多少汗水和心血!
烙画是一个很细致的工作,大到山山水水,小到纤发毫毛,必须“胸有成竹”。每日里,他就沉浸在这样静美的世界。他的心是平静的,俗物的烦恼都忘却在一旁方先觉,每天都让心灵与烙版对话,让美飘散在画面上,传播到人世间满堂爹娘。
当然,对于烙画他甘苦自知。夜里,他经常只睡几个小时,就是为了烙好一幅画。既要做好工作,又要烙好作品,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是体会不到的。也有人冷嘲热讽,说他为了名利,才这样不辞辛苦的做画。他不管这些,只烙他的画,更不会背离他的信念,他就是想在做好工作的同时,也在他的烙画里创造出另一番天地。为了追求烙画本身不同碳化程度所对应的不同深浅和虚实的变化,每一条线,每一笔的轻重缓急的控制,他都十分严格的把握,在对中国元素人物的创作中,他通过技法的独特运用,不拘泥于构图形式,着重烘托烙画本身色彩的独特之处,与自然的颜色融为一体,彰显了人物的超然洒脱,并注重细微之处层次与色调的变化,凭借他对烙画技艺的娴熟掌握,使其作品中的人物,动物,形象、传神、丰满、清新、自然,栩栩如生的立体感跃然纸上。如今,它的烙画不仅震撼了许多讽刺挖苦他的人,而且得到很多专家的高度认可,他被评为:中国烙画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聊城市美术家协会理事、聊城市首届民间艺术大师。而他的作品,也已经获奖无数,而且还被中央电视台专门播放过。他的烙画艺术,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家乡人民争了光,也为传承和发展烙画这种民间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
摊位前,一位观众如是说:“你的作品,艺术魅力独特,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这种画让我感到惊艳,我真得从这种画里,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位观众,恭敬于李老师的情怀和精湛的烙画艺术,并赞叹画中浑然天成的和谐,也让我受到了极大的感染。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一些场景越来越少,他的烙画,很好的还原了这些记忆,还原了那段厚重的历史,散发着独特的怀旧韵味,人们看到他的画,在领略烙画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享受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童年、故土,乡情,乡韵。这或许是他的真性情。他是在用烙笔描绘他所热爱的事物,原本是一个农民,现在成为一个艺术家,一个大师,相差了多少荒僻的乡野和美丽的梦想!
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具体了解烙画。李老师在给我讲他的烙画的时候,一些游客也纷纷围上来,不少爱好者们前来欣赏和购买,他指着他的一幅《初冬》让我们看,画面充满活力,动人心弦:草垛上的积雪清晰可见,那经过风吹雨淋已经发出黑褐色的草垛下,几只家禽正闲庭信步,这些鸡们没有任何烦恼,这里是它们永远的休闲胜地,只要草垛在,它们就永远惬意的生活。看到这样的画面,我想起我的童年,小时候就是在这样的场院里捉迷藏,做游戏,打雪仗,捉麻雀,玩累了,就并排坐在草垛前,全然不顾头上、身上沾满了草叶子,那里永远是我们小伙伴的乐园,那是我们充满梦幻的地方。李老师讲得投入,我们看的痴迷,我们似乎看到了家乡鸡鸭欢唱、鸟雀和鸣的场景,那种情景时而悠扬,时而婉转,时而温和,那是一种生命的膊动。我好像感觉到,小时候的故乡还在,故乡里我们童年的影子还在,我们的欢呼声,笑声,就在云层里传播,就在冬天飘落的雪花里荡漾,笑声里携带着雪后的清新,携带着冬日里我们所有的欢畅,真是妙不可言。看着眼前的画面,我觉得恍如隔世,那曾经感动过我们的场景,如今看起来,带着我们深深回忆的印记。而现在,常年生活在城市,习惯了城市的喧嚣,种久违了的场景好久不见,看着好像来自故乡的画面,我觉得,这才是生命最为朴素的情怀。
李老师原本就有着较好的美术绘画功底,在加上它孜孜不倦地不断探索,并善于推陈出新,可以说,他把烙画这种民间艺术文化遗产,发挥到了极致。它的烙画,好像从远古中来,是从远古穿越到了现代。其实,这就是他的阅历,他的体会,他的感悟,而这些让他有了灵感。他自幼生活在这块虽不富裕,但不乏活力、不乏瑰丽的土地上,农民的质朴豪迈,土地的苍茫浑厚,都赋予了他深沉的艺术情思和无尽的审美维度,他画中的雪地,河流,人物,风景动物,都澎湃着一种原始的不羁和情感洪流。就这样,上下求索,以烙画独特的风格,表现人文景观。例如,从他的《晨》、《农家四景》、《西域雪神》、《老屋》等系列作品中,我们不难况味到这种独特的意蕴。他对这些事物的感觉好像与生俱来,或者说已经融化在他的血液里,他用心来体悟自然,从中发现美,表现美。走进他的烙画,仿若走进历史,走进父辈曾经的岁月,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心灵的宁静,苍茫,浩渺,峥嵘,寂寥等等,这些画面,曾经让我们那么熟悉。如果说这些烙画,他是做给自己看的,那么,这肯定是对他自己的高度认可和自我鼓励。虽然如此奇妙真相,却有很多人喜爱,所以说,他的烙画是深入人心的。事实上,他的烙画真得不是为自己做的,他就是想让自己的烙画为人类做一点贡献。他选的题材大多数是生动活泼、民间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植根于民间又诗意民间的山川,花草,树木等。这些平常的景物,在他看来,那是百姓祖祖辈辈的图腾,那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土生土长的大美!他就是这样,以豪迈质朴的才情,深情的描绘故乡厚土,观者能看出画家心灵,感悟到大自然的律动以及那幽深的大地脉搏,领略那一片诗意栖居的净土。所以他的烙画,即受到民间的喜爱,又受到其他各个阶层的青睐,即可欣赏,又可收藏,更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物。
他爱烙画,对烙画有他独特的感受和认知,他的画中往往透出少有的复杂的美学意蕴,浑厚深沉,丰赡而简洁,具有恒久而共通的生命律动,传达出画家的匠心独运。
山水画,在绘画史上是永恒的主题和无限的象征,是画家理想的精神家园和心灵寄托,并注入了画家的情怀、理想和审美志趣。李老师烙画中的山水广袤雄浑,苍凉厚重。他以明净无尘而又大气雄健的心灵,亲近那块神奇的故土,那静谧无言的群山,陈雁升具有阳刚浩然之气。为了画好山水,他有时候不辞辛苦,实地采风,他觉得“一件作品不只是一幅画,而是作者的情思,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是植根于民间的大华大美,是木板上的奇思妙语,一把烙笔,烙出的是图画,彰显的却是历史与现代的名片”李老师这样说。看得出,他就是想做好烙画。
看到他身后一幅幅精美的烙画,有的厚重深远,有的神秘飘渺,有的情趣幽默,都凝聚着他丰富的情感和审美观念,一个个入目传神,我似乎嗅到了“烙”的韵味,这韵味,别有一番洞天——他的画,已经发展成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绘画艺术!
记得以前,为了装饰家里被油烟熏黑了的墙壁,我会在墙上贴上报纸,再后来就是贴上电影画报、明星画报,由于特别喜欢,那画报贴了几年,陈旧的不成样子,还是不舍得揭下来,那时候对我来说,墙上的那些画报是最有魔力的美丽,贴上那些画报,就觉得家里富丽堂皇,而今看到这些烙画以及烙画上的情景,才觉得这真的是一种大雅。
在李老师烙画的道路上,他犹豫过,彷徨过,一个艺术家,他首先是一个人,他也必须养家糊口,他和众多的百姓一样,背负着家庭的重任。当他面临烙画市场的萧条时,他也苦闷过。但是我懂得,这只烙笔,既然拿起了,就再也不会放下。艺途中的艰辛,数十年的潜心钻研,肯定会让他倍感孤独和寂寞。但他喜欢那种练达,那种质朴,那种酣畅淋漓,那种烙画里所讲述的人间故事姚凤凤。所以,他的烙画深深的吸引了我,更吸引了他自己。那些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自然风景,山水河流,都是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自己真性情具体表现。
我想,随着人们生存压力的增加,大多数人焦虑、浮躁,似乎总也找不到心灵的归宿。许多人背负的很多,不能以轻对重,以轻对累,很多人感到生命的苍白和贫乏,觉得总有一种东西若隐若现,有一种东西欲升还沉,想抓住的却总也抓不住,身体透支,苦恼忧郁,天边那抹斜阳再怎么温暖,都感觉不到它的美丽,体会不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快乐,面对世界的盛衰荣辱,怎么都不能平常潇洒的对待。李老师的烙画无疑给人们的心灵找到了一块栖息之处。面临物欲膨胀的社会,大家都想追求一份闲适、自由、平静的生活,他有时候从简单朴实的视角,把故乡的一草一木和原生态的景致展现给人们,让大家有一份返璞归真的宁静与和谐。他在描绘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同时,也表达着他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所以,他的画大都离不开农村,离不开生他养他的故土,离不开父老乡亲,并饱含激情。那是他对故乡的向往和回忆,这种质感,味道、感觉,把众多的人们带到那个时代,同时也反映了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爱家乡,他爱那片永远留在记忆里的故土!面对着它们,我们总能找到一种特别的记忆和一种对乡情故土的思念,那是一种人文情怀,是远离了乡村故土的一种记忆、依恋、回味和纯真。而李老师的烙画,就是在讲述家乡永远听不完的动人故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李宝景,他和众多的中华文化传承者一样王爷我不嫁,致力于烙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在折服于烙画的同时,更敬佩他对于艺术的热爱与坚持。他酷爱绘画,而立之年又接触烙画,并为之倾倒,历经数十载的挖掘、钻研、探索和磨练,而且做得很执着,他以现实生活为题材,以时代精神为导向,以艺术家的情怀为触角,创作了大量的烙画艺术作品,传播烙画的精髓,让我们觉得可敬可佩。比如,他获金奖的这幅《吉祥家园》,风格古朴典雅,线条清晰自然,再加上特有的凹凸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浮雕的效果,给人一种别具一格的美感。从技艺上,把握火候恰到好处,力度适当,运笔严谨,意在笔先,落笔成章;从艺术构思的角度,也是大胆创新王香如,别辟蹊径,使古老的绘画工艺升华为真正的艺术品。从创作主题上,农家那仿古的门窗,那雕花的窗棂和廊柱,虽然颜色有些泛旧,但让我们看到农民生活的殷实;那是画家沉甸甸的祝愿,祝福他们福善吉庆,平安如意;那褪了色的对联儿,让我们联想起他们过年时候的喜庆气氛,喜庆过后一切回归到往常,不免又有一种淡淡的失落。虽然如此,看到农家廊檐下筐篓里那肥大的南瓜,窗户上垂挂的沉甸甸的玉米穗儿,又为农民的勤劳和他们美好的日子而发自内心的高兴,我甚至按捺不住激动,想呼唤出屋子里的主人。我想,这屋子里一定有两个上了年纪的人,他们慈眉善目、须发花白,正在忙碌他们的日子。看了这幅作品,真的是一种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在烙画这座百花园里,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迸发出了浓郁的芳香。
时至中午,李老师的摊位前,依然有不少前来观赏的人,有的人爱不释手残虐你娱乐我,迟迟不肯离去。他抬头望着高空,沉思了一会,然后说:“当然,赚钱是我求之不得的,但现在,我生命的天空里大部分都是烙画,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烙画艺术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他的这句话深深的打动了我,这话里一点儿都没有掺假,大师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真实的可敬可爱。这是他人格的真实,也是中国烙画的真实。是的,他以他的真实,爱他的烙画,爱生活,爱人生。他还说:“他的成功离不开夫人的陪伴和支持,从内心里感谢夫人”这深情的话语,或许是他对夫人最长情的告白。
祝福李宝景老师,祝福他的烙画!

作者简介
李素银,女,山东阳谷人。

主编:张军
副主编:朱 静、高杉、姜勇、 臧利敏责任编辑:崔会军微信平台主编:崔会军执行主编:董学兰、张秀功责任编辑:安素 毕恩付特约评论:(以姓名笔画为序)刘广涛、刘东方、宋来莹、张厚刚、阿勇、赵月斌
投稿须知:1.《鲁西诗人》微信平台主办方为聊城市诗人协会,线下有纸媒会刊《鲁西诗人》支撑,是《鲁西诗人》的主要选稿基地。2.本平台现代诗、古体诗、散文诗均可投稿,每次投3至5首;诗歌评论类每篇千字左右。3.请作者在文后附个人简介(百字内)、微信号、联系电话和个人清晰照片,以附件加粘贴形式投稿。标题注明:作者姓名(或者笔名)+体裁+题目,正文小4号左对齐。4.《鲁西诗人》原创平台投稿者请务必关注本公众号,以便联系。平台按投稿先后顺序择优用稿。文责自负。已被其他平台原创保护的作品切勿再投。5.因业余时间编辑平台,时间、精力有限,请作者自行校对。三周内未被采用可自行处理。同一稿件两月内勿重投,不按要求和多次重投的不予采纳。6.《鲁西诗人》投稿邮箱:luxishiren@163.com。《鲁西诗人》微信公众平台号:luxishiren7.鲁西诗人微信平台图片大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自行删除。关于稿酬:1.赏金60%左右支付作者稿酬,其余用于平台维护等(低于10元不发放)。2.优秀作品刊发在纸媒《鲁西诗人》上。纸媒《鲁西诗人》90%以上稿件来自本平台。3.每两周发放一次稿酬。
《鲁西诗人》公众平台二维码赞赏功能已经开通!请长按左边二维码,并识别图中二维码进行“赞赏”,在“添加备注”中注明赞赏的作者。
全文详见:https://bbs.p66p.cn/14569.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