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洁仪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浏览: 207

【2018沧小百日好父母行动第48天(2)】——沧中附小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实用指南-沧小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沧中附小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实用指南读小学


【2018沧小百日好父母行动第48天(2)】——沧中附小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实用指南-沧小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沧中附小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实用指南
读小学,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随着孩子角色的转变和家长期望值的变化,使孩子产生了诸多的不适应。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进入小学后能够尽快适应一年级的学习生活,成了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充分的入学准备,能为孩子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为了让你家的“新小学生”能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我们为你和孩子准备了“‘幼小衔接’家长实用指南”,请家长朋友抓紧操练哦。

准备·分析篇
孩子入学前的“三准备”
孩子从幼儿园升上小学,这是孩子由学龄前进入学龄阶段的一个大转变,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准备,一边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一、心理准备
家长要鼓励孩子独立。告诉她“你长大了,马上要当小学生了”,不能再自由散漫,不能再依赖父母亲了。要让孩子向往上学,想做一个好学生。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孩子入学后比较容易适应全新的学习生活。此外,家长还要对孩子多讲有关学校和老师的话题,但千万别说“你不听话,进了小学看老师怎么收拾你”这类吓唬人的话,也不要说“暑假快玩吧,上了学就没时间玩了”这类误导的话。总之,不要让孩子惧怕上学等心理压力。
二、行为准备
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完饭,并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坏习惯。要教会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懂得一些生活的常识。还要让孩子学会如何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在学校里,孩子要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平时可加强对孩子在这方面的训练,如扫地、抹桌子、倒垃圾等。有的孩子上学虽然有家长接送,但家长同样应该给孩子适当灌输交通规则知识,孩子上学、放学回家的一些注意事项,家长也应再三叮嘱,并让孩子牢记在心。
三、物质准备
在家里要准备一个地方给孩子学习,地方一定要固定,别让孩子“打游击”。准备好桌椅和台灯,这些东西不必高档豪华,要紧的是桌椅的高度要与孩子的身高相配,台灯必须有利于保护视力。准备好书包和文具,选购时特别要注意其简洁耐用和经济实惠。准备好小手帕(纸巾),孩子用手帕好处很多,诸如吸水性强,适合孩子好动多汗的需要,还可以借机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准备好水壶、遮阳帽,不必讲究高档,宜简单实用。
新生入学的三种表现
1.兴奋期
入学前,他们心情激动,兴奋得睡不着觉,坐不住,充满自豪感,个股表现好,都有当个好学生的愿望。
2.厌倦期
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由于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的约束和生活上的紧张,对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内容感到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容易,数学课不做早已熟悉的10以内的加减口算,而每节课说组成,讲算理,汉语拼音又不是简单的认字母练发音,四声不好读拼音又麻烦还要一笔一划地书写,因此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负担重,产生厌学心理。
3.适应期
两个月后,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喜欢学校生活,从此高兴起来,逢人就夸老师如何如何,同学如何如何,初步懂得了爱校,爱学习,努力上进,争当好学生。
准备·指引篇
九项软指标打造合格小学生
*指标1:您不在孩子身边时,他也能过得很好
虽然开学的第一天,您可以陪着孩子去学校,但以后她总是要独自面对学校里的一切。
“打造”方案:
1.多让孩子单独在院子里或房间里玩;
2.让孩子多参加游戏活动;
3.试着让孩子单独留在朋友家里与她的小伙伴一起玩;
4.经常让孩子单独与其他成人一起玩。
* 指标2:能与陌生人打交道
进入小学后,孩子面对的大部分同学都是陌生的,他必须懂得如何与他们成为朋友。由于经验不足,许多孩子常常有心无力。
“打造”方案:
1.经常带孩子去公园和儿童游乐场;
2.带孩子参加一些亲子班或其他儿童才艺班;
3.出门时鼓励孩子与周围的人搭讪聊天。
指标3:能适应集体生活
入小学前栅栏密码,孩子就要认识到他是集体中的一员,您可以经常带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告诉他虽然大部分人比他高大,但和她们一起玩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打造”方案:
1.经常带孩子去游泳池游泳和玩水;
2.带孩子去火车站、商业中心等接触到更多人物的空间;
3.在公园里鼓励孩子与陌生的孩子一起玩游戏器械。
*指标4: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
孩子入学后难免会被其他孩子批评。虽然有些批评是有道理的,但也有的批评让孩子易于情绪化。一个孩子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同伴对他的批评,易于哭鼻子,不但不利于自身学习成长进程,也难形成快乐的同伴人际关系。
“打造”方案:
1.经常鼓励孩子,让她站在较高的自我评价的位置上;
2.培养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3.让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
4.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5.让孩子知道,无论如何,父母都是无条件地爱着他的。
*指标5:能适应不能常得到表扬的学习生活,
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够常常得到表扬。但进入小学后,面对一个四十多人的集体,老师不可能经常表扬到每个孩子。要让孩子适应这种和幼儿园截然不同的生活,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她学会自我鼓励。
“打造”方案:
1.用实际行动表示对孩子的赞扬比口头表扬更有用,比如把孩子的画贴在墙上;
2.在适当的时候表扬孩子,而不必以有事情就表扬他;
3.虽然不必经常表扬孩子,但也要让他知道您对他的每次进步都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
* 指标6:能够独立
每个孩子都必须学会独立学习和生活。但是如果孩子非常喜欢粘大人,那么,即使您给他布置一个单独的游戏房让她独自玩也没有用。想让孩子独立,您还是要“另辟蹊径”,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给孩子创造培养独立性的机会。
“打造”方案:
1.让孩子拿出玩具一个人玩,最后要求他去整理好;
2.让孩子自己洗漱和穿衣服。
*指标7:能够安静
入学后,孩子就要适应学校的作息习惯,在课堂上安静听讲。做到这一点对许多孩子来说很困难。他们往往会通过嬉闹来引起别人的注意。阅读故事书、玩积木、下棋、画画等都会帮助孩子学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安静,并集中注意力。对一些特别好动的孩子来说,可以给他安排一段时间允许她吵闹,如果他知道可以在允许吵闹的时间里乱叫乱跳的话,那么就会明白在上课时要忍住,等到课间休息时再释放他的能量。
“打造”方案:
1.让孩子坐在桌边像大人一样吃饭;
2.让孩子学会耐心等待,等轮到他时再做某件事;
3.不要允许孩子一件事没做完就去做另外的事情碧血蓝天,让他知道做每件事都要有始有终;
4.多让孩子玩一些需要集中精神的游戏,如搭积木、画画、捏彩泥等。
*指标8: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进入小学后,老师和同学不可能向父母那样,通过孩子的动作表情猜测他的要求。
即使您已经知道孩子想要什么情人扣,但还是要鼓励并耐心等待他用语言把他的想法表达出来。您要鼓励孩子将白天发生的事情一一描述,哪怕他是与您一起度过的,这可以让他多回忆、多讲述。
“打造”方案:
1.多向孩子发问,多注意他的需要;
2.等待并允许孩子将他的要求和想法讲述出来;
3.让孩子明白应该多通过语言表达而不是用哭闹或发脾气的方法来表达他的意愿。
* 指标9:能运用自己的学习能力
初入小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已经具备了全面的学习能力。但您要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调整好心态,让他觉得“我会”,而不是“我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肯定能胜任学习生活的职责。
“打造”方案:
1.让孩子多练习用笔;
2.让孩子独立做一些事情,并让他观察和找出其中的一些细节;
3.即使还不会认字和数数,也要让孩子对文字和数字有兴趣;
4.让孩子了解学校里的作业到底是什么意思。

策略·生活篇
孩子入学前,生活能力培养须重视
一年级小学生“识很多字,却找不到厕所”,家长知道吗?幼儿阶段孩子生活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实例1:湿衣服穿了一天
嘟嘟上一年级了,因为前段时间下雨,学校操场上有积水,嘟嘟不小心摔了一跤,衣服裤子都湿了,他不知道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穿了一天湿衣服,结果感冒了。
能力缺失:自我服务。
提醒家长:家长要让孩子懂得玩耍,运动前要在背上垫块小毛巾,之后要擦汗,并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增减衣服。
实例2:吃不饱饭
学校给小学生准备的饭菜是照顾一到六年级学生的。悦悦上小学后总是吃不饱,她不习惯在集体中吃饭,小动作多,坐不定,吃饭速度又慢,等班级集队了,生活老师已经开始收拾碗筷了,她还没吃饭完,
能力缺失:自我服务。
提醒家长: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就餐习惯,不要嫌他吃得慢就追着喂。
实例3:厕所在哪里
学校每个楼层都有公共厕所,而且分为男厕所、女厕所。萌萌刚上小学时,常常找不到厕所,有时着急地哭起来,有时来不及了还尿在裤子上,有时找到了却进了女厕所,或发现没有带纸巾……
能力缺失:自我服务。
提醒家长:幼儿园每个班都有男女小朋友共用的厕所,老师还准备了纸巾让孩子随意拿取,这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巨大差别。在公共场合,家长可引导孩子区分男女厕所,带纸巾等。
实例4:上课了却要去尿尿
彬彬进入小学已经两个月了,但他却总是忘记课间10分钟应该先上厕所。当上课铃响起来时,他才慌慌张张跑去上厕所,影响任课老师的正常上课。
能力缺失:规则意识。
提醒家长:幼儿园里孩子随意课上厕所郭贤花,而到小学后,则只能在课间10分钟去上(特殊情况除外)。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合理安排课间10分钟;先上厕所,然后准备下节课需要的东西,最后才是玩。
实例5:书包一团糟
打开小宇的书包,你会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塞在一起,纸巾、水彩笔、练习本、小汗巾、课本等,一古脑塞在一起……这样找起东西来很难。
能力缺失:归类能力。
提醒家长:家长要教会孩子怎样分类整理书包,以便拿取。
实例6:忘记带书本
妮妮又忘带作业本了!不光如此,老师让孩子们把作业拿回去让家长签字,通知家长参加某个活动,让准备彩色纸……这些妮妮都记不住,让所有老师都感到很头痛。
能力缺失:任务意识。
提醒家长:家长要积极配合老师布置的作业,关注每项作业和工作,如编一个故事、唱一首儿歌等,让孩子形成任务意识。
策略·心理篇

心理辅导不容忽视
父母在对孩子进行学前教育时,要分析幼教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同时了解这种差异给孩子升入小学可能造成的种种不适应,进而给予孩子适度的心理辅导。
不良反应1:不愿上学
有些孩子不愿意上学,每天进校门前都要抱着妈妈大哭一场,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愿放手。还有人找借口,说这里痛,那里不舒服。
原因:生活中,有的家长喜欢拿老师吓唬孩子,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再不听话,就让老师把你关起来”,其实,这样很不利于孩子成长。
解决办法:要让孩子热爱学校和老师。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一般而言,孩子向往小学仅停留在表象:背新书包、穿校服、戴红领巾等。这种入学的愿望虽幼稚但很可贵。家长应当保护这种积极性,因势利导,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
不良反应2:没有朋友
面对一大群陌生的孩子,孩子成了个“闷葫芦”。怕和其他孩子玩耍逗乐,完全是个“独行侠”。每天在学校,最热衷的是放学,将近放学时眼睛骨碌碌盯住门口,等待下课铃响就冲出去找父母。上学已有一两个星期,在班上还是一个朋友都没有。
原因:现在的家庭大部分为独门独户,孩子回到家大门一关,就与外界“鸡犬相闻,不相往来”。父母忙于工作,给小孩创造的社交活动很少,这样一来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的接触大受限制。当他们进入小学的集体环境中,面对的同学和老师都是陌生人,难免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解决方法:为了让孩子在新环境中不怕生,家长要鼓励他们在住宅区内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多带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教导他们交往的本质。目前有些家庭存在教育误区,把小孩困在家里学这学那,这是消极的做法。父母要把小孩放出封闭的空间,让他们和邻居小孩多沟通。
不良反应3:上课不积极主动
上课的时候,不积极主动,不愿出声,不举手,老师提问也不回答。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
原因:这是孩子思维懒惰的一种表现,不勤于思考。还有些孩子即使会思考,但是怕回答错误韦世乐,怕出丑,不敢回答。
解决方法: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给孩子提些“开放性问题”(即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激发孩子去思考。同事,家长也应积极鼓励孩子主动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的思维过程更复杂,更有难度,长期如此,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但要注意提的问题要符合孩子的生活经验。
不良反应4:觉得功课是负担
孩子一开始对功课有好奇心,可是好奇心过后,就会觉得是种负担,要么不想做,要么很磨蹭,花大量时间在并不困难的功课上。有些孩子对自己要求过高,比如写一个字,如果觉得不满意,会反复擦掉重写,
原因:幼儿园里很少会布置作业,即使有,也很少是学习上的。而进入小学后,就是要习惯回家有功课的生活。
解决方法:这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开始就给孩子布置一个固定的、安静的区域,让他做功课。应该保证阿里郎狗孩子在他同意的时间和地点做功课。一段时间后,观察一下孩子做功课的习惯,看看有什么问题,并及时做一些调整,找到能让孩子更安心做作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
不良反应5:漏记作业
学生不知道老师到底布置了多少作业,交去的作业经常会比布置得少或者多。
原因:小学老师的语速普遍要比幼儿园的老师快,而且对于作业的不知,不会一遍遍地重复,因此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经常会漏记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小学每个班的人数也多,老师对于孩子的关注程度肯定不如在幼儿园。
解决办法:家长和老师说话要注意语速凯莉·库柯,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要循序渐进地提高讲话的速度,现在起就开始训练孩子用笔记一些东西,比如早上起来给孩子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让他记下来。另外要让孩子养成善于提问题的习惯。
不良反应6:自理能力差
有些孩子中午不吃饭,或者偷偷带吃从家里带来的零食(学校禁止带零食和玩具入校)。有些孩子则经常丢三落四,比如上美术课时忘记带彩笔。
原因:小学里对生活自理能力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如孩子去幼儿园,父母可以把孩子送到老师手里后离开,而进入小学,学校规定家长只能送到校门口,不能陪同孩子到教室;每天要带去学校的东西也比幼儿园要多。
解决方法:从现在开始,黄雨桐家长要有意识培养孩子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让孩子学会整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出去时要让他自己拿东西,家长切不可觉得会累着孩子而让孩子什么都不干。
不良反应7:依赖心理强
有时候家长有事不能接送孩子放学上学,有些孩子就会四处走动,老师和家长一起找才能找到,孩子回答说,自己找不到路。
原因:孩子依赖心理很强烈,他认为什么事都应该有人带着他,他自己用不着记些什么,还有些孩子从来没一个人走过路,所以一旦独自一人走进校园,就会产生恐惧感。
解决办法:熟悉校园,认识校门口到教室的路线,能自己上学,是孩子小学生活的目标之一。如果家与学校离的很近,那么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从家步行到学校,边走边告诉孩子走哪条路可以到达学校或者回家,一定要多走几次,这样孩子才会记得住。平时让孩子一个人出去买报纸或者拿牛奶,让她一个人走路也不会害怕。再带孩子认识路线的同时洪荒接引,家长还要让孩子记住家里的住址或者是联系电话,以防万一,并加强安全教育。
全文详见:https://bbs.p66p.cn/14480.html

TOP